原创 时政微观察丨遵义会新澳门六开最新资料查询议启迪当下、烛照未来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重温其历史地位和转折意义,对于我们铭记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主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遵义会议后,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中国革命斗争的局面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此中国革命事业就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为什么遵义会议前后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独特而鲜明的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从容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时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遵义会议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高度重视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2024年6月25日,历经53天太空之旅,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携带1935.3克珍贵月球背面月壤返回地球;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个个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生动缩影,闪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上。
2025年,“十四五”规划要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意义重大,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矢志不渝走自己的道路,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我们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牢记启迪,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审校丨张亚楠
为推动全球供应链合作,中国推出了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这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去年首届链博会吸引到515家参展商,覆盖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20%。一大批世界顶尖企业将链博会作为产品首发之地、创新之地、合作之地。与传统展会不同的是,链博会不单单是企业与客户之间洽谈合作的平台,同一产业链上的参展企业之间互动交流也非常踊跃,成为各方欢迎的一大亮点。第二届链博会将于2024年11月举办,与去年相比,已经有不少日本大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欢迎更多日本企业积极参展。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我注意到日本国内有观点称中国可能会重蹈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的覆辙,比较流行的是“资产负债表衰退论”,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企业、家庭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大量资金用于还债,抑制了需求增长。在资产负债表修复后,又因少子老龄化、产业外迁、投资不足、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因素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