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经评论:织密养老服务网络福州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托起晚年幸福时光
养老服务领域在新年迎来了重磅消息。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有诸多“新”意,比如,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首次提出养老机构分类改革,首次清晰回答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
养老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提起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一些人还缺乏清晰认知。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2024年9月,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牢牢把握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着力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分工科学的养老服务网络。
构建多级养老服务网络,不仅能够实现家庭、社区、机构间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具体来说,乡镇和街道作为养老服务的区域枢纽,能够更好地汇聚资源,让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服务。村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可以形成就近便捷的服务支持,满足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需求。
此次意见还提到“整个县(区)范围养老设施连点成网”。养老设施连点成网,有利于在县和区范围内加强养老服务资源的统筹。这样一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就能从过去的关起门来服务老人,转变为串联起各类资源,不断将服务外延。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为例,近年来,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统筹全域涉老资源数据,集中开展养老服务调度,在网络“云端”及时对接线下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虚拟养老院已吸纳各类加盟服务企业126家,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四大领域150余项服务项目。
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健全的养老服务网络应当是一个覆盖城乡、普惠可及的服务体系框架。这意味着老年人无论居于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对于弥合城乡二元鸿沟、保障老年人群体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2024年新增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59个试点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探索形成农村养老服务有效发展模式。当然,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仍是养老服务的薄弱环节,还需各地各部门持续推动更多优质的养老资源向乡村延伸,为每位老人送去“身边、床边、周边”的优质养老服务。
意见提出,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接下来,就是落实落细这份意见,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撑起更多“幸福伞”。
如今,我们在谈到很多发展话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个词——未来已来。对于“养老”这一话题来说,未来正是我们自己变老之后的时光。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真实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个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就不只是对老年人的托底,更是对每一个人生命历程的敬畏与珍视。(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具体来看,内蒙古、青海、上海、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北、广东、宁夏、甘肃等10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吉林、浙江、云南、辽宁、福建、湖南、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海南、新疆、西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贵州则是唯一降幅超1%的省份。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将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在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看来,10月CPI同比面临基数效应方面的利多,但是也面临来自“猪油”两方面的利空,大概率在9月的基础上小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