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贵州省政协委员:加大本土名医培澳门六合正版资料训力度 为患者提供高效服务
中新网贵阳1月19日电 (罗继秀)“培养本土名医,是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名医不仅具备高超的医术,还能够通过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来贵州工作,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正在此间举行的2025年贵州省两会上,贵州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医卫委副主任、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罗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罗猛看来,名医应具备高超的精湛的医术,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医疗技术和手段,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具有高尚的医德,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图私利,不谋私欲,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名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名医的声誉和影响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医学界有重要的贡献,在学术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有显著的成就;在现代医学环境中,名医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近年来,贵州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成立,为提升贵州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贵州医疗卫生领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本土名医的匮乏和医保资金的外流。
罗猛介绍,尽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为贵州带来了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但这些专家大多是1年至2年内轮流替换。这种短期的、流动性的帮扶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但难以形成固定的名医效应。病人往往因为缺乏对本地医疗水平的信任,而选择出省就医,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也加剧了贵州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38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84.70%。
贵州于2024年8月30日发布的《2023年贵州省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贵州跨省异地就医106.33万人次,发生费用为75.25亿元。
罗猛说:“由于本土名医的匮乏,大量病人选择出省就医,导致贵州省每年大量的医保资金外流。这些资金原本应该用于贵州省内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设,却因为患者外流而流失。这不仅影响了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加剧了地区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因此加大对本土名医培养力度,刻不容缓。”
早在2016年贵州开始实行“黔医人才计划”。贵州正坚持把“育才”摆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打造“黔医人才计划”升级版,实施了黔医人才攀登、育林、脊梁、英才4个子计划,分层分类开展紧缺型、技能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黔医人才计划”已成为贵州省培育医学人才的一个重要载体、一张靓丽名片。
《2023年贵州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贵州全省卫生人员总数达43.14万人,比上年增加3.31万人(增长8.31%)。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35.54万人。
“虽然贵州目前有卫生技术人员35.54万人,但是本土名医仍然紧缺。”罗猛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贵州名医培养的支持力度;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名医的培养、引进和激励;还需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名医培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完)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39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今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国际清算银行2022年调查显示,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据公安交管部门介绍,行业电动三轮车的驾驶人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的通行规定,并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这些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城市快速路主路。除从事行业作业外,不得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辅路及同方向划有三条及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含辅路)行驶;从事行业作业时,可短距离借用最外侧机动车道行驶,但应在最近的相交道路驶入、驶出,设置有主辅路的只准在辅路最外侧机动车道行驶。对行业电动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纠正、处罚。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