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京持续加强社会保障:“老老人”有所养 “小小孩”有所246好彩天天免费资枓大全托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陈杭 吕少威)“一老一小”,历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北京将加强社会保障。包括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等。
持续提升“老老人”服务保障水平
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去年,北京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105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4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新增9829张家庭养老床位,老楼加装电梯876部,“老老人”服务保障措施惠及80余万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
“老老人”是北京结合实际划定的养老照护服务刚需老年群体,具体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今年,北京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婷婷分析称,2025年北京将重点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老老人”身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家庭养老床位让“老老人”能在家享受专业养老照护;康复护理机构,人口密集区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或增加照护床位;推进家庭适老化环境改造,让老人拥有更加安心、舒心的家居环境;拓展“人工智能+”养老新场景,加快科技赋能养老照护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例,段婷婷提到,2025年,北京将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提供无偿设施、以空间换服务的方式,招募服务运营商,打造“老老人”身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期待未来能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品质有保障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老老人”的需求能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从这些方面呵护“小小孩”幸福健康成长
儿童关系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是全社会关心关爱的对象。北京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去年,北京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小小孩”托育服务,新增普惠性托位近1.9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到93%。今年,北京将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家结合过去几年的工作和2025年工作部署,认为“小小孩”工作主要应从建立普惠托育体系、提高儿科覆盖率、降低养育负担三方面着力。
托育服务方面,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洋分析称,为了帮助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解决“孩子没人带”的困难,2025年政府将重点围绕提供更多身边的托位,在幼儿园办托、机构办托基础上继续创新,探索新的托育模式。
以试点社区老幼共托模式为例,王洋表示,该模式在社区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两大难题,帮助“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缓解后顾之忧。2025年,北京力争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的街道(乡镇)实现普惠托育服务全覆盖,生态涵养区街道(乡镇)覆盖率不低于85%。
儿童就医方面,北京将重点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扩大儿科诊疗服务覆盖面,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覆盖率提高到100%,让更多患儿家庭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二是提高儿科诊疗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儿科紧密医联体建设,通过实施双向转诊等制度,给大家节省时间、提高就诊效率。比如在肺炎高发期,北京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医联体医院接诊患儿后,如有需要,治疗过程可以得到北京儿童医院医生全程指导,如果病情紧急,可以24小时内转入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落实生育补贴制度方面,2025年北京市将因地制宜落实好。探索昌平区“托育消费体验券”经验在各区推广的可能性。昌平区2024年启动的“托育消费体验券”活动,凡是有托育需求并且首次入托的孩子,均可申领一张“1000元托育消费体验券”,家长可在昌平区指定备案托育机构免费(且连续)体验两周,实施效果较好,发放首日核销24%。进一步评估实施效果,探索推广的可能性。同时,在前几年多孩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多路径探索。(完)
在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方面,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对此,极兔速递、顺丰速运表示,将深刻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总部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按照公司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立即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坚定维护邮政快递业安全稳定运行。
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