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数”说江苏高质量发展:经济总体平稳稳新址246(944CC)天天彩免费资料大全中有进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中新网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公布了2024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江苏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刘世虎主持会议。会间公布的一连串数字表明,2024年,江苏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增长较快,新兴消费快速发展。
3个“量”:总量、增量、质量
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江苏省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
2024年,江苏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在23日的发布会上,江苏省统计局局长王显东表示,从经济总量上看,2024年江苏经济总量达到13.7万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二位;这是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2023年经济总量迈上13万亿元新台阶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这么大一个经济体量上,实现5.8%的较快增长,实属不易。
从经济增量上看,2024年江苏经济总量比2023年增加了近6100亿元。江苏工业、服务业、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好发挥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
从发展质量上看,在全力保持经济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江苏更加注重经济质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进一步跃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领先,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了5.7万家。
3个“新”:新动能、新需求、新企业
从新动能上看,江苏的产业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蓄。王显东介绍,江苏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去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7%,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规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1.2%和27.8%;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这3个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合力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5.4个百分点。
江苏持续拓展“苏新消费”系列活动,深度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去年,江苏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零售规模均增长40%左右;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文化活动服务、清洁服务等新型消费行业增速超30%;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旅行社行业增长22.2%。
江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优经济增量,去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8000家,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6.4%,新入库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近1.9万家,合计拉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4个行业增长9.3个百分点。
3个“实践”: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个大课题。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如期完成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焕新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江苏创新动力明显增强。王显东表示,2024年,江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立足科技优势、教育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9个高新区进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50强。
江苏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2024年,江苏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推进“1650”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领先,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4家,累计1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江苏设立了总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重点打造智能电网、工程机械等10条具有国际优势的重点产业链;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开展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的试点。
江苏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王显东介绍,2024年《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全省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8%,成为拉动服务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邹澜: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坚持人民至上,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4。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事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平等享受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鼓励设立外资研发中心,在研发费用、专职研发人员数量、购置设备等方面降低准入门槛。支持采取“平台+园区”、“机构+企业”的共享开放合作发展模式,建设国别产业合作园区。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李斌:我们还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水平。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市场制度性开放,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金融服务的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