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寒至,澳门内部正版资料大全开奖记录年味儿渐浓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光阴流转,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如期而至。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研究馆员唐志强眼中,大寒到来,标志着由隆冬向初春的转折。此时临近农历年岁尾,人们吃消寒糕、糯米饭,赶年集、买芝麻秸,年味越来越浓。
而且,除夕一般在大寒节气和立春节气之内。大寒来临后,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准备年货……静候农历新年到来。
大寒和小寒,哪个更冷?
扫一眼民间流行的俗语,无论是“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还是“小寒大寒,无风自寒”,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冷”是大寒时节的一大特点。
经常会有人疑惑,为何二十四节气里在小寒之后,还有“大寒”?哪个时候更冷?
唐志强介绍,根据中国现有气象统计记录来看,大寒与小寒的寒冷往往难分伯仲,全国范围内不少地区小寒甚至要更冷一些。
但是,他解释称,在古人的观感上,冷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为持续处在一种低温环境中,总有一种越来越冷的感觉,所以有一种说法提到,“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
唐志强说,大寒时天气虽冷,却是“由冬向春的转折点”。大寒正值“数九”寒天,人们常说“三九、四九冻破石头”,气温降至谷底之后渐渐回暖,标志着由隆冬向初春的转折。
同时,唐志强表示,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寒是积肥堆肥有利时机,也是牲畜和作物防寒防冻重要节点,尤其是要防范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辞旧迎新,年味越来越浓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段话,讲清了大寒的特点。
唐志强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大寒之后阳气进一步复苏,大自然中的生物也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大寒前后,天气冷、冰冻层也厚,人们便凿冰储存起来,以备来年所用。
大寒节气往往和每年农历年岁末的日子重合,“赶年集”成了一项颇受欢迎的习俗。赶年集时,也是农村集市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男女老幼呼朋引伴,提个布兜去集市逛逛。
旧时大寒时节,街上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踩岁”,“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
从时间上看,正所谓“大寒迎年”,此时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在岁末之际举行送灶神上天的仪式,打扫房屋,清除旧年的尘埃与不顺,寓意着辞旧。
之后“立春”节气来临,大家在立春日举行迎春、鞭春、咬春、踏春等活动,寓意迎接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说,在大寒到立春这个时间段内,从习俗来讲,算得上是既“辞旧”又“迎新”,是全年中节庆活动十分密集的时段,也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体现。
这个时候吃些什么?
每逢节日或者节气日,往往会有人关心,此时有哪些美食?
唐志强说,有的地方大寒要吃年糕,也就是“消寒糕”,取“年年高”的寓意,期盼有一个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升高的好彩头。
糯米饭也是一道不错的美食。唐志强认为,糯米制品性温味甘,人们觉得,吃了糯米饭,能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
唐志强还提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习俗:尾牙祭。他说,过去,每到年尾,各商家行号会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在此之前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叫做“尾牙祭”。
“我们在传统上所说的‘尾牙祭’,有点类似于我们当代组织的‘年会’。年终时也伴随着春节等节日的来临,所以很多公司把年会安排节日期间,增添了年会的欢乐气氛。”他说。
唐志强解释,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过传统的“尾牙祭”了,但却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还把大吃一顿美食叫做“打牙祭”,正是这种文化的遗存。(完)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