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启山:探索“体育湾区”建设路径 建2024新澳门002期管家婆设体育特色城市
中新网广州1月14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4日在广州开幕。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霍启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体育特色城市,面向世界建立中国体育文化交流窗口,推进“体育湾区”的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粤港澳三地合作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实力和在全球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设“体育湾区”的基础条件。
霍启山表示,粤港澳共建“体育湾区”既能通过体育打造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平台,又能通过举办国际化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吸引全球资本、技术与人才流入,为粤港澳区域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共建体育湾区,增强大湾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内生动力,对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提供中国范式具有重要价值。
在霍启山看来,建设“体育湾区”可以从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体育特色城市、引育并举共同打造品牌体育赛事、奋勇争先建立区域协同备战体系、产教融合打造高水平体育人才高地等多方面入手。
在因地制宜探索建设体育特色城市方面,霍启山表示,具体而言,他建议广州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发展羽毛球、足球、马拉松等特色项目;香港建设国际体育盛事之都,发展橄榄球、足球、水上运动等特色项目;澳门建设体育之城,大力发展赛车、乒乓球等特色项目。
此外,他建议佛山建设世界武术功夫名城、东莞建设国际篮球名城、肇庆建设水上运动名城、珠海建设网球之城、惠州建设轮滑(滑板)运动之城、中山建设国际棒球名城以及江门建设排球名城。
霍启山还表示,发挥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体育企业亚太区总部,与此同时,借助粤港澳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机遇,发挥粤港澳三地各自的经验与国际资源,共同探索举办世界杯、世界性综合性运动会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一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赛,共同发展有岭南地域传统文化体育特色品牌。
而在体育人才建设方面,霍启山认为,结合粤港澳优势体育项目布局,在区域内布局一批区域性、特色化的训练中心和基地,探索推动粤港澳高水平运动队共享训练基地服务机制;以羽毛球、跳水、田径、击剑等体育项目为重点,共同建设高水平体育实验室,积极培养高水平教练员、体育经纪人、运动处方师、体育科研人才、体育管理人才,打造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完)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