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闻)粤港新老澳门开奖现场开奖直播软件澳大湾区“硬联通”密切人文交流
中新社深圳1月31日电 (索有为 郭成海 岳千琳)新春佳节,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催生的人文交流愈加紧密。
深圳铁路3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二(1月28日至30日),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累计运送旅客30.3万人次,日均开行210列动车组列车,为香港和内地人员往来及文化交流架起“黄金通道”。
春节期间,香港市民北上探亲、旅游热情高涨。春节假期三天,广深港高铁共计往内地发送旅客18.2万人次,日均近6.1万人次;往广东省内的旅客占比达76.6%。其中,往深圳地区发送旅客达5.8万人次,占总量的31.7%;广州紧随其后,形成以广深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文化圈”。
内地访港客流同样活跃,春节前三天广深港高铁共计往香港发送旅客12.1万人次,日均逾4.0万人次。其中,深圳地区发送旅客5.3万人次,不少旅客通过高铁享受着“上午逛花市、下午维港游”的便利。
来自香港的旅客王女士说:“白天逛一逛花市,晚上看看演出,平均五分钟就有一趟车,来回高铁很方便!”
“白天去香港转一转,感受下那边不一样的春节氛围,晚上赶回来深圳带老人看下深圳的灯光秀,高铁很快能往返,既方便又充实。”刚下高铁从福田站准备出站的旅客李先生说。
据了解,1月28日至30日,香港西九龙站往返湛江西的G6048次等热门方向列车一票难求,高铁上不仅搭载着归乡游子,更运输着广府盆菜、潮汕卤鹅等岭南年货。
“今年春节运输呈现‘双向流动、高频互动’特点,广深港高铁根据客流动态调整运能,最大限度满足春节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深圳北站值班站长刘慧表示,随着“一签多行”“灵活行”等便民利民举措实施,广深港高铁逐步成为大湾区文化交融的生动载体。(完)
1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装备、纺织专用装备、建筑与矿山机械装备等制造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承接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通绿色铸造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环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拓展通用航空商业化市场,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器制造维护、通航飞行、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培育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医药产业,建设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王永乐)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9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
17。创新物流运输服务模式。推进公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探索建立符合沿边地区多式联运发展特点的业务模式和规则标准,加快与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推动多式联运规则标准“走出去”。探索赋予运单物权凭证功能,为有关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实践支撑。探索开展基于铁路运输单证的金融服务。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班列,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支持搭建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优化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国家主要城市航路航线网络衔接,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并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喀什机场国际航线网络建设需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培育发展国际航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