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浙江两会启幕:“委员通道”话创新、问共富、谋开澳门必中一肖一码准一肖放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汪恩民 张煜欢)从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到民营企业“走出去”,从“90后”农创客助力共同富裕到基层文化馆把文化“种”在乡村,从推动青年与浙江“双向奔赴”到积极为民履职……1月13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杭州开幕,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走上“委员通道”,话创新、问共富、谋开放,由此拉开今年浙江省两会的序幕。
“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浙江2025年的一大重点任务。加强科技创新,高校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表示,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学科专业优化布局,二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他介绍,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浙江科技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学校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宁波、绍兴、舟山等地,扎根化工园区开展科技攻关,成功攻克了绿色工艺、碳污监测、低碳治理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技术标准体系。
科技创新成果不仅诞生于高校,也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开花结果。
“以前,老一辈教我们除草、播种,现在,我们用植保无人机帮他们防病、除虫。我们的农机服务中心自建成以来,已经累计服务了400多户农户,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为农户们创造了近千万的效益。”
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村负责人汪琰斌是一名来自宁波的“90后”农创客,也是一名粮油种植大户。近年来浙江大力培育和支持农创客,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其中“90后”“00后”占了一半以上,成为“新农人”的中坚力量。
“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努力探索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农业现代化、科技化、产业化贡献农创客的力量。”汪琰斌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的“金名片”,民营企业更是浙江开放路上的生力军。在“委员通道”上,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力成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出海为例,讲述民企搏击市场浪潮的开放故事。
“可以说,我们是借着‘引进来’的东风,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罗力成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阶段,企业给自己定位“三重身份”——做好整车企业出海的助手、供应链伙伴出海的帮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推手。如今,企业最新一代电子油泵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电驱动和底盘系统之中,拓展了国际市场。
“汽车新能源化是快跑赛道,但更要做好长跑的准备。”罗力成说。
在浙江,企业于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探索创新,为做大共同富裕蛋糕厚植经济基础。在基层,亦有一群人如春风化雨般以艺术滋养人心,助力实现精神共富。
在浙江温州,2700多支各基层乡村艺术团持续引导城乡民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团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人员、务工人员、当地村民等。
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兼)、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对于文化的需求愈发多样化,浙江文化惠民上山下乡,也让民众精神生活越来越有质感和温度。
在此基础上,温州各地的乡村艺术团“按需点单”实施文化艺术表演多形式的精准配送,进一步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温州近年来开展数千场文艺富美服务,目前累计受益19多万人次。
文化在下乡上山中惠泽基层民众,也在形式创新中点燃都市青年人的热情。
“‘不约夜宵约夜校’已成为(浙江)广大青年朋友的新潮流。”浙江省政协委员、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周苏红介绍,近年来,共青团浙江省委围绕促进浙江与青年共同发展、双向奔赴,推出诸多创新举措。关注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的“青年夜校”是其中代表。
“我们针对青年的高频需求,打造声乐、舞蹈绘画等兴趣类课程1000多门,还有健身操、球类运动等课程,帮助身心健康均衡发展,让青年可以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释放出来,解锁‘八小时之外’的精彩。”周苏红说。
政协履职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如何联系群众、更好履职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从杭州市政协委员到浙江省政协委员,今年是我履职生涯的第13个年头。”现场,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葛继宏介绍,当他把不经意间想到的点子,形成一件件具体的提案并促成落地的时候,既让老百姓有了获得感,也让他作为政协委员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在他看来,“责任担当”不是一句简简单单停留在字面的空洞口号,而是放在心头的信念和落在脚下的行动,“今后,我将初心不改、为民履职。”(完)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指出,“市场对‘跨周期调节’的理解是,在‘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要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方案》提出,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明确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等2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