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2月20日电(黄彦君 胡佳音 陆丽君)满园春色关不住。步入浙江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以下简称:农开区)龙萌村,连体温室大棚内,基质蓝莓整齐排列,繁茂枝叶间挂着累累果实。
“再过半个月,头茬蓝莓就该收获了。”浙江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华正细细观察着手中蓝莓长势。
杨先华的蓝莓大棚配备了先进自动化气候环境控制系统,采用基质栽培方式。在此环境下长大的蓝莓,花青素比普通蓝莓高5倍。每亩蓝莓产量将达到2000斤以上,整个基地能收获约6万斤果实,比室外种植产量高出近10倍。
“我们将蓝莓分级,把直径在18mm以上的优质果挑选出来,再冠以品牌进行销售。”杨先华说,这些蓝莓果肉更饱满,计划定价比市场价高出20%,已有不少订货商打电话前来询价、订货。

糟蛋是历史悠久的平湖特色美食,平湖糟蛋制作工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该地山塘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龙牌”糟蛋生产工厂内,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
“为充分发挥‘龙牌’品牌影响力,我们计划于2025年一季度建设配套的‘龙牌’糟蛋博物馆项目。”广陈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遆勇瑶说,项目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产学研体验,让“天下第一蛋”散发更迷人的魅力。
蓝莓,糟蛋,草莓……近年来,当地以品质化赋能品牌化,推动农产品现代化转型,提高其附加值。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要素受限,传统农业产业如何突破单兵作战、附加值低的发展瓶颈?
通过积极谋划“第二曲线”,该地加快推动农业从单纯生产种植场景向精深加工、终端食品、品牌产品转型,完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气温回暖,春菜上市,绿油油的蔬菜成餐桌常客。鱼米之乡的肥沃土地上,生菜、芝麻菜等正蓬勃生长,采收后顺着“T300农业科创走廊”进入长三角地区大型商超。

2024年2月,赛沛弗科技发展(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沛弗)落地平湖,成为该市引进的首家农业上市后备企业。作为总部型项目,该企业在农开区建立一条完整供应链。
“我们已经将农开区内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纳入蔬菜供应链。后续计划在农开区新建集即食蔬菜、即食水果及热厨一体配套的新工厂。这意味着农开区采收的蔬菜可以就地加工,规模化对外供应。”赛沛弗集团法定代表人费斌杰畅想道。
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陈镇党委书记严彬介绍,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打造了农产品的增值增长点,提升其价值链、带动力,更带动农民共富增收。
眼下,为进一步建设农产品品质、品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当地正在推进长三角农博汇项目,总投资10.3亿元人民币,预计于2025年四季度全面完工。(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