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走基层)苗家“辣妹子”张莉的“新香港正版资料全年免费公开年计划”
中新网义乌1月27日电 题:苗家“辣妹子”张莉的“新年计划”
作者 钱晨菲 陈丽媛 夏斌婷
“新工作室春节后就要开了,我要和伙伴们商量,如何以新的载体和形式,把工作再往前推一推。”赶在除夕前,苗家“辣妹子”、浙江金华义乌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发起人之一的张莉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其位于当地佛堂老街的工作室,与大家探讨“新年计划”。
一进屋,美食的味道扑鼻而来。
维吾尔族大哥亚森带来了自家店里的烤包子,和其他人带来的粗粮牛肉粒、湘湖血鸭、东乡族小食等,摆满了长桌。一顿没有相约的午饭,吃出了团圆的味道。
在义乌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里,26.62万名民族同胞正在打拼,形成了独特的“石榴籽效应”。
2024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张莉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摸索多年,她有了一套接地气的“民族团结工作法”。
2020年,张莉牵头成立“茉莉花”民族工作室。通过义乌市“百县万品”展销中心“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直播室,她和伙伴们先后帮助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各民族同胞销售特色农副产品超亿元。
众人边吃边聊,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工作上。
“义乌经济活力强,各民族新义乌人多。美食可以帮助他们融入这里。”亚森有感而发。
21年前,亚森来到义乌打拼,如今开了3家烤肉店。热情信义,加上做得一手民族美食,亚森的店越开越大,雇了10多个民族的50多名员工。他经常放下生意做公益,免费给周边民众送去新疆抓饭,没想到“赚回”一大批老顾客。
美食是一条甜蜜的纽带,也是以文化人的剖面。
“以美食为媒,展民族文化之美,可以凝聚共富共识。”想起此前佛堂“十月十”各民族美食展上人头攒动的场景,张莉有了主意,“我们可以把多民族美食摆上佛堂的长街宴席,大家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
这顿饭,张莉是笑着吃完的。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所以能做好,就是因为身边有这么多随时都可以“放下生意回馈第二故乡”的兄弟姐妹。她常被问“天天忙着工作室的事,你自己的生意怎么办”,和这些兄弟姐妹一样,她相信水涨船高的道理,更好的义乌会带给自己更好的未来。
“义乌文化底蕴厚、商业氛围浓,与各民族文化碰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和商业价值。”张莉介绍,为了让各民族同胞的产品得到展示、价值不被辜负,她把工作室设计成一座民族文化展示馆。
苗绣钱包和冰箱贴、点翠缂丝饰品、文创艺术瓷瓶,还有适用于旅拍租借的民族服饰,在灯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张莉将其文化故事、传承技艺娓娓道来,本打算只来参观的访客纷纷下单。
送走客人,张莉给工作室伙伴卢昊发了条短信:“看到丝路情瓷瓶,新一年我有个想法,快来工作室商量下。”
27岁的卢昊是义乌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里的小年轻,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张莉在民族地区走村入户。
“‘一带一路’+民促+共富。”张莉一开口,卢昊就理解了:“你想借助义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把各民族同胞的产品卖出去?”
张莉笑着点头。“在义乌的各民族同胞中,外贸销售高手多,整合大家的海外云仓、直播流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张莉想到仫佬族民促会会员韦琳、蒙古族姐妹塔娜、把饰品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壮族姐妹王丹,还有开发畲族文创产品的蓝晓燕……他们借助义乌的平台和资源,都已成为家乡的共富领头人。
张莉拿起手机,给他们一一发去短信。短短几分钟,张莉的手机响个不停,共收到22条短信。
“石榴籽虽小,紧紧抱在一起,也能带来馥郁琼浆。”张莉边说边笑着回起了信息。(完)
10月30日晚,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在中国空间站出差5个月后,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中国首位圆梦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中国首上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即将踏上回家之路。(记者:李国利 米思源 李秉宣)
冯栢文认为,澳中两国高层接触可以为改善贸易关系铺平道路,并为双方企业打开大门。“我们希望此访将为希望扩大或巩固在中国市场的澳企带来更多机会和明确方向。”
针对“美国官员透露中美双方原则上同意在旧金山召开中美首脑会谈”的消息,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中美双方都同意朝着实现旧金山元首会晤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