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督澳门资料察反馈工作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25年1月9日至10日,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向江苏、安徽、四川、贵州4省,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家中央企业反馈督察情况。
总体看,此次被督察的省份和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督察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仍有差距,盲目上马“两高”项目,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违规建设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黄河流域部分企业落实“四水四定”不够到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湖泊保护需进一步加强,大运河保护还存在薄弱环节。污染防治攻坚战存在短板,大气污染防治不到位,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固体废物特别是建筑垃圾处置消纳能力不足。生态保护修复不力,矿山无序开发,林地毁坏问题时有发生,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数据造假问题多发。
下一步,要指导督促被督察对象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要求,在45个工作日内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后续工作中持续加强调度督促,对发现的问题紧盯到底,推动被督察对象切实整改到位、取得实效。
无论是中方官员访问缅甸,还是与东南亚各国的联合执法行动,都不难看出,这是中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各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的前提下,为了同一个安全目标采取协同行动,最终的成果则由所有老百姓共同分享,而且那些成果是大家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现在除了东南亚各国,东盟和联合国等组织及机构也加入进来,打击跨境电信诈骗、致力于实现共同安全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感召力和理念引领力。
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39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今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国际清算银行2022年调查显示,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